“大王,群臣皆在门外守候,是否召见?”
“先召子龙进来吧!”
“诺!”
午夜时分,刘备再次苏醒过来了,脸上阴霾之气消失不见,反而变得容光焕发,身上也有了力气,竟然挣扎着半坐了起来。
吴王后与周围的侍从们,却是一点欢喜也没有,反而露出了惊骇之色,她们全都看出来了,汉中王不是病体痊愈,而是大限将至、回光返照!
刘备也意识到这一点了,神态却相当坦然,自己年近六旬,死也不算夭寿了,可是自己身故之后,辛苦开创的基业怎么办,儿子们又托付何人呢?
长子刘禅十一岁了,头脑糊糊的时候多,明白的时候少,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全,次子刘永两岁,正在学习说话,三子刘理五个月,还没有断奶呢!
三个黄口孺子,如何治国理政,如何统帅兵马,又如何与萧逸、曹丕、孙权这般人物争锋,只怕会被吃的渣都不剩了。
“末将参拜大王,请大王保重身体啊!”
“子龙快到孤身边来,你我相识二十余年了,历经磨难,患难与共,不想今日就要分别了,还望看在多年情分上,好好的照顾三个幼子,莫让他们被人欺负了!”
“请大王放心,只要末将三寸气在,一定保护世子、两位王子平安无事,有违此誓,天诛地灭!”
赵云跟随刘备多年了,默契度非常之高,一个手势、一个眼神,就能明白彼此的意思!
如今刘备大限将至,不召唤文武群臣,却第一个召赵云进来,这其中大有深意的,赵云心领神会,起身站在了软榻边上,一只手牵着世子刘禅,将他护在自己的身侧,另一只手握紧了腰间宝剑,今天或许要剑锋染血了!
“再召丞相大人进来吧!”
“诺!”
“臣-孔明参拜大王,请大王保重贵体!”
“呵呵,生死有命,富贵在天,孤的大限将至了,请丞相大人坐到榻上来,孤有心腹之事相托付!”
“诺!”
诸葛亮走进寝室,恭敬的跪拜行礼,而后目光略略转动,看到了大限将至的刘备,哭哭啼啼的吴王后,一脸天然呆的刘禅……还有按剑而立的子龙将军!
满朝文武之中,能够辅佐幼主、治国安邦,抗衡曹魏、孙吴两大集团者,只有诸葛孔明一人,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,刘备自然更清楚了!
问题是,有能力不代表有忠心,自古托孤大臣掌权之后,欺君、废君、弑君者不在少数,取而代之也是平常事!
故而刘备在托孤之前,要试一试诸葛亮的忠心,免的自己前脚刚踏上黄泉路,后脚三个儿子就跟上来了,辛苦打下的江山给别人做了嫁衣裳!
“汉室倾颓,天下大乱,孤身为汉室宗亲,不忍祖宗基业毁于一旦,故起兵与群雄逐鹿,奈何智术浅短,数十载劳而无功,后幸得遇丞相出山辅佐,这才成就了一方霸业!
曹丕篡汉,霸占中原,孤本欲亲率六师,北上与之决一死战,收复旧都,兴复汉室,奈何天命已尽,再无驰骋之日矣!
稚子年幼,难当重任,孤欲效仿燕王哙之事,把基业托付给丞相大人,以丞相经天纬地之才,一定可以安邦定国,终成大事!
还望飞龙在天之日,念在往日情分上,多少照顾三位稚子,不求荣华富贵,惟愿衣食无忧,如此孤在九泉之下,也深感丞相之恩德了--呜呜!”
说话间,刘备把汉中王金印摸了出来,做势要递给诸葛亮,‘诚恳’的眼泪都流出来了,可在眸子最深处却有一点寒芒闪烁!
与此同时,赵云紧握剑柄,利刃出鞘两寸有余,冰冷目光盯着诸侯亮的双手,只要它们碰触到了金印,自己就……
“臣本南阳布衣,躬耕于山野之中,承蒙大王不弃,三顾草庐,委以重任,知遇之恩天高地厚!
臣纵然粉身碎骨,也难报答大王恩德于万一,又安敢有非分之想,大王若是不信,臣愿当场自刎,以死明志,求大王不要再说诛心之语了--咚!咚!”
……
诸葛亮惊的瘫坐在了地上,叩头不止,额破出血,说什么也不敢碰金印一下,这不是汉中王大位,而是阎王爷的请柬啊!
燕王哙,又名姬哙,是战国时期燕国第三十八任国君,为人头脑简单,不通权谋之术,而他做过一件大名鼎鼎的蠢事,就是听信小人谗言,把王位让给了丞相子之!
结果使得燕国大乱,百姓恫恐,外敌入侵,燕王哙、子之也先后死在乱军之中,燕国实力一落千丈,沦为了战国七雄的垫底角色!
刘备搬出这段历史故事,名为效仿古人以王位相让,其实是在警告诸葛亮,不要行窃国之举,否则会使得巴蜀大乱,自己也会跟丞相子之一样,落个乱刃分尸的下场!
诸葛亮饱读诗书,自然明白其中深意了,这才跪地拼死力辞的,如果自己不推辞的话,只怕就要人头落地了!
“丞相大人快快请起,尔等把丞相大人搀扶起来!”
“诺!”
眼看诸葛亮涕泪横流、表决忠心的样子,刘备微微点了点头,以目视身边的赵云,后者缓缓的收剑回鞘……
这一番鞭策下来,诸葛亮肯定不敢起异心了,不过要想让他尽心辅佐自己的儿子,光是鞭策还远远不够,还得以恩赏之、以情动之、以权赋之!
“孩子们都过来,牢记为父的遗言:为父亡故之后,你们兄弟三人,皆以父事丞相,万万不可怠慢了,快点跪拜你们的相父大人!”
“阿斗拜见相父,永儿拜见相父--哇哇!”
“臣万万不敢,三位殿下请起!”
在刘备的命令下,刘禅、刘永跪在诸葛亮面前,叩头行礼,口称‘相父’,刘理的年纪太小了,还不能自己下跪行礼,由吴王后抱在怀里,微微的万福行礼以代之!
诸葛亮自然不敢托大,急忙把两位殿下搀扶起来,又向着吴王后拱手还礼,心中的恐惧感大减,反而变得暖洋洋的!
周文王临终之时,以武王托付给姜尚,称之为‘尚父’,如今自己同受托孤重任,尊称为‘相父’,与古人前后呼应,足矣留大名于青史之上!
如果自己真能辅佐幼主,克复中原,中兴大汉王朝,自己就不是留名青史,而是光耀古今了,可是以自己的能力,是那头贪狼的对手吗?
“中兴汉室,非明主不能为之,若嗣子可辅,则辅之;如其不才,丞相大人可以自取之,明白吗?”
“大王放心,臣明白了!”
相父的荣誉,执政的实权之外,刘备又给了诸葛亮一项特权--自取之权!
自取之权,不是让诸葛亮取而代之,自己做成都之主,而是拥有废立之权!
刘备非常清楚,长子-刘禅头脑糊涂,不是治世明君之才,这才让诸葛亮辅佐之,如果能够扶起来,自然是最好不过了,如果阿斗实在扶不起来,诸葛亮可以废黜他的王位,在刘永、刘理兄弟里面,挑一个合适的继承王位!
授予丞相废立君主之权,这是古往今来从未有过的,诸葛亮不禁感激涕零,再次跪拜软榻之旁,发誓要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,以报答这份托付之情!
“快、快召文武重臣们进来!”
“诺!”
“大王,臣等拜见大王,大王万万保重身体啊!”
安排托孤之事,耗尽了刘备最后的精力,脸上的光彩逐渐消失,目光也变得无神了……
法正,李恢,邓灵,吴懿、吴班、聂鹏……一群大臣涌了进来,跪倒在软榻左右,聆听大王最后遗言!
“孤已托付于丞相,令嗣子以父事之,卿等俱不可怠慢,要齐心合力,善治国事,以不负孤之厚望,再派人到荆州去,告之二弟云长,好好的活着,一切以国事为重,不可意气用事了!
曹丕虽然奸诈,可是胸襟魄力不足,并没有开拓进取之能力,孤真正担心的是萧逸,此人文武双全,雄才大略,乃是我蜀汉的大敌啊,尔等一定要记住了……
萧逸一日不死,禅儿一日不可称帝!
萧逸一日不死,尔等一日不可……不可……噗噗!”
“大王,大王啊--呜呜!”
………
大魏黄初元年-春,三月初十日,一代枭雄刘备病逝于成都城,享年五十六岁,其义弟张飞于同日去世,享年五十一岁,倒是应了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!
三月十一日,长子刘禅在灵柩前继位,把汉中王之名,改称为‘汉王’,以延续大汉王朝的国祚,并改元:建兴,以示与曹魏誓不同日月也!
三月十二日,加封文武百官,以诸葛亮为汉丞相、武乡侯,领益州牧,享开府建衙之权,总领军国大小事务!
又加封法正为尚书令,李严为尚书仆射,许靖为大司徒,共同辅助蜀汉朝政!
赵云为骠骑将军,魏延为车骑将军,吴懿为卫将军,吴班为征西将军……又派人前往江陵城,加封关羽为大将军,汉寿亭侯,领荆州牧!
消息传到江陵城,关羽嚎啕大哭,泪中染血,当场就要拔剑自刎,与大哥、三弟同赴黄泉,不愿一人独活于世上,幸好使者出示刘备遗命,加上左右之人劝说,关羽这才放弃了自尽的打算!
乃拔剑斩下左手小指,又割下发髻一绺,派人送到成都城,与大哥、三弟相邻而葬,以示不忘桃园结义,誓同生死之情!
三月三十一日,三七祭祀结束,葬刘备于成都城南三十里处,并追谥曰:‘大汉昭烈王!’
葬张飞于陵墓左侧,追谥曰:桓侯;右侧立一空冢,存关羽之断指、头发,待其百年之后,一并葬于此处,兄弟三人,永不分离!
刘备归于尘土了,可其临终遗言,却在文武百官中引起了争论!
第一句:萧逸一日不死,禅儿一日不可称帝!
这是告诫自己的儿子、以及文武百官,曹魏势强,刘汉力弱,千万不要急于称帝,否则萧逸必会统大军征讨的,蜀汉政权就有覆灭的危险了。
对此文武百官都很赞成,蜀汉只有巴蜀七郡、荆州五郡的地盘,人口不过一百余万,兵马不过二十万,物资上也比较贫困,的确没有称帝的实力,强行为之只会招来灾祸!
第二句,萧逸一日不死,尔等一日不可……不可什么呢?
刘备话没说完就咽气了,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?
不可掉以轻心,不可安享太平……还是不可出兵北伐?
谁又能想到,因为这一句没说完的遗言,蜀汉文武群臣分裂成了两大派,也为日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!